溫泉湯花研發 在家泡湯OK啦

北市產發局特別和台北科技大
學合作,研發出添加溫泉湯花的「溫泉手工皂」。
天氣冷颼颼,泡溫泉不用大老遠跑去北投、陽明山,台北市產發局委託台北科技大學,將溫泉底部的沉積物,研發為天然的泡湯粉、溫泉皂,民眾最快就可以在今年11月的台北溫泉季買到。

北市產發局公用事業科股長陳相伯表示,溫泉含有一定比例的礦物質,久了就會造成湯道、管線淤積,過去都是將沉澱物清出丟掉,但實際上這些沉澱物經過檢驗、結晶、濾淨、烘乾、粉磨、包裝等手續,就會成為乾燥粉體,也就是俗稱的「溫泉湯花」,只要混入一定比例的熱水,就會成為天然溫泉。

為求環保再利用,產發局在去年3月和台北科技大學合作,先後在新北投、行義路、中山樓、馬槽溫泉區等北市四大溫泉區採集沉澱物,並先後開發試驗出8種溫泉湯花,另外還有具清潔、殺菌及溫泉保健等功能的溫泉手工皂。

陳相伯指出,以新北投溫泉區既有的硫磺谷湯道設施為例,每年約可生產1000公斤的溫泉湯花,若再加上陽明山上的溫泉湯道,合計每年約可生產2400公斤的溫泉湯花。

陳相伯表示,由於每個溫泉區的溫泉成分比例不同,因此開發出來的溫泉湯花成份也不同,像是北投溫泉區的湯花,純度高,含硫量約達90%;行義路含硫量則是7成5,溫泉中富含矽、鋁、鐵質等。中山樓溫泉區含硫約90%;馬槽則含45%,矽、鋁、鐵的含量高。

台北市產發局長陳雄文說,未來將推動溫泉商品產地認證,由台北市的溫泉業者試做,建立品牌,預估最快今年11月將搭配台北溫泉季大量生產銷售。 

100/1/5